日前,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貿易專員東部洛夫斯基在采訪中表達了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不滿。他指出歐盟正在評估該法案中關于電動車補貼的政策是否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準則,此外,韓國也對這一法案表達了不滿。
歐盟職責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損害歐洲利益
根據拜登政府于8月16日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美國政府將向購買新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7500美元稅收抵免,向購買二手電動車的本國消費者提供4000美元的稅收抵免,但前提是消費者所購車輛的最終組裝必須在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進行?!斗ò浮愤€明確規定,若不足40%,則該企業只能獲得一半的稅收抵免,且到2027年對電動車電池中來自北美的原材料這一比例的要求將上升到80%。
東布羅夫斯基對此表示,歐盟對該法案中的部分歧視性內容深感擔憂,認為這些條款對本地采購和本土生產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歐盟“正在評估該法案是否符合WTO規則和《政府采購協議》。
據悉,本月初在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的視頻會議上,東布羅夫斯基斯曾指出,美國對購買電動車的新稅收抵免政策存在歧視歐洲制造商的嫌疑。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則將新法案描述為新的“潛在跨大西洋貿易壁壘”。
其中,在全球汽車產業名列前茅的德國對此反應頗為激烈。德國《商報》批評美國“這樣的做法明顯是歧視”,而歐盟方面已認定美國此舉的目的不過是“讓美國汽車比其他國家的汽車更受歡迎”。德國汽車專業網站Auto Motor Sport的報道則指出,新法案旨在加強美國汽車業,拜登政府的所作所為皆是為了美國的利益。
美國料將不會對已經發布的法案內容作調整
彭博社分析稱,美歐當前就《通脹削減法案》引發爭執,將給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就包括半導體和關稅在內的貿易和技術等話題展開談判蒙上一層陰影。據悉,美歐雙方官員計劃在年底前會晤,但如果雙方不能就重點關注的話題達成一致,后續部長級會議順利召開的可能性也將大大降低。
“一方面,盡管與強烈批評該法案‘背叛’了美韓聯盟、聲稱將很快在WTO發起訴訟的韓國相比,歐盟目前的表態更為克制,但未來歐盟依舊有可能在歐洲市場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補貼或限制措施,以支持歐洲車企在北美地區投資建廠、繞過法案設置的壁壘;另一方面,由于美國政界在推動新能源產業鏈重歸美國方面已形成廣泛共識,所以無論歐盟采取何種‘報復’措施,美國也不會對已發布的法案內容做任何調整?!毙ず臃治?。
值得注意的是,與歐洲相比,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規模顯得有些相形見絀。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60萬輛。相比之下,同期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卻高達230萬輛?;诖?,肖河認為,美國或難以利用自身的產業政策來顯著塑造全球電動車行業的產業鏈布局,而歐盟和其他國家也能有足夠的市場籌碼來應對美國的本地化壁壘。